稅務行政服務代替苛徵 法定代替自訂
(轉載自中時電子報)
王以仁/嘉義市(大學教授) 二週前我曾投書「演講費別硬拗成薪資所得」一文,獲得不少讀者相類似經驗與觀點的回應。由此可見,小老百姓與稅務行政機關打交道之不易。近來財政部發布新聞,提到往後申報綜合所得稅,不須再另附一大疊的扣繳憑單,只要屆時上網查詢個人所得即可!真要如此,稅務單位必先隨時更新個人所得的資料庫,便於有需要者可即時查詢(而非到報稅時才能查得到),若有疑慮也應設有方便明確的申訴系統與流暢的溝通管道!
我想稅務行政的改革,除配合行政電腦e化,方便民眾與相關承辦人員簡化繁複的作業手續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須顧慮到真正的公正、便民與利民才是!不可先做無謂的假設與想當然的推論,譬如:土地與房屋稅的徵收,先假設為「一般性使用」費率,若要繳付更低一層的「自用住宅」費率者,則得另行申請!有任何明顯錯誤時,仍都要求報稅者「自行舉證」,並經數次繁雜冗長程序,還未必能更正!
舉一實例,我經常到一些非我固定工作的場合,去做一至三小時的演講,且同一單位通常是一年僅去一次,事後領了數千元的費用,這很明顯的就是「演講費」,何以要硬拗成「薪資」(事實上我於數年前曾至台南縣某一稅務機關演講,當時所拿的扣繳憑單尚屬「演講費」)!當然,目前有些稅務機關會推說是由各邀請單位自行認定者,其實這些邀請單位往往都先開出「演講費」的扣繳憑單,後因稅務單位有異議,他們只得被迫更改為「薪資」!
寄望稅務行政者,能先轉變心態,以「服務」代替「苛徵」,以「法定」代替「自訂」!
提供者:jessie Young 2/1
上市公司今晨0:00前未輸入財報 將遭處罰
(轉載自中時電子報)
許曉嘉/台北報導 昨日為上市公司今年必須申報去年度自結財測達成情形的最後一天。不過,統計到昨日下午五點三十分止,仍有十七家上市公司。尚未將資料輸入。證交所表示,由於網站係二十四小時開放,上市公司若趕在昨日晚上十二點前輸入,尚無不符規定之處。但逾期未輸入者,今日起證交所將就其原因加以了解,最重得處以停止買賣。
證交所指出,為提高證券市場投資資訊透明度,依照「台灣證券交易所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資訊申報作業辦法」第三條規定,已公開財務預測股票上市公司,應於年度終了後一個月內,輸入上年度財務預測達成情形相關資訊;上市公司違反該辦法者,證交所得課新台幣一萬元之違約金,並函知該公司,應於文到後二個營業日內補正或更正,並通知主管機關。未按期補正者,每逾一個營業日,就再課一萬元之違約金,直到補正為止;情節重大者,證交所亦得依證交所營業細則第四十九條與第五十條規定,處該公司股票變更交易方法,或停止買賣。
依照證交所資料顯示,迄昨日止,應依規定將去年度財測達成情形輸入股市觀測站之上市公司家數,共三百五十八家,統計到昨日下午五點卅分,已輸入之公司家數,則有三百四十一家,還有十七家尚未輸入。惟證交所強調,網站係二十四小時開放,若上市公司能趕在昨日晚上十二點前將資料依規定輸入,原則上仍未違反上述規定。
在已輸入部分,大部分上市公司自結數字均與原財測,或調升、調降後預估值,大致相符,其中也不乏達成率在一二○%以上者,包括力山、新光鋼、中橡、瑞昱、美齊、華經、全坤興、萬泰銀行等。
但自結數與原財測或更新後財測差異達二O%以上,或甚至為負數公司也有逾四十家,包括美格、倫飛、云辰、毛寶、彰源、大眾電腦、旺宏、隴華電子、永兆、全懋、研揚、冠西電、一詮精密、三采、華信銀、第一保、惠僑、優美、宏亞、永裕、中福、宏益、大將、宜進、南緯、昶和、大統染、耿鼎、恩德、亞崴、南僑、亞化等;稅前由盈轉虧、導致達成率為負數者,則有基泰建設負六三一二三%、全新負四一五八%、欣錩負一七九六%、三洋纖負一○五七%、麗正負一三四%、晶電負一一七%、美利達負九八%等。
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