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 養 創 意
邱雲灶會計師
產業間競爭力主要來源有二:一是差異化、二是低成本。
形成產品差異化最重要因素即為創意,因此創意成為本世紀人力資源最可貴的資產。
我們經常很羨慕:作家寫作時文思泉湧、雕塑家創造不凡作品、科學家釐出獨特的理論……,而自己卻常孤索而無所獲,「找不到創意!」「都很平凡!」對一般人而言其實很正常,其原因主要是我們平時都未曾有所準備,只在需要創意時才去尋找,當然於短時間找不到創意。
「在我的專業領域和個人生活中,不斷的追尋一次又一次的創意。創意的活動讓我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卻也曾讓我痛苦不堪。歷經三十多年的編舞生涯,我終於明白,只有當我把創意視為生活的一部份,當作一種習慣時,才能真正的擁有創意,」這是美國曾經以音樂劇《破浪而出》而獲得「東尼獎」的知名編舞家崔拉.夏普當代知名編舞家崔拉•夏普(Twyla
Tharp)對於創意所做的註解。
崔拉•夏普自1965年開始了她的舞蹈生涯,除了成立自己的舞團,更受邀為紐約市立芭蕾舞團(New York City
Ballet)、巴黎歌劇芭蕾舞團(Paris Opera Ballet)、倫敦皇家芭蕾舞團(London Royal
Ballet)等知名舞團編舞,35年的舞蹈生涯,超過130支舞作,她一生的職業就是創意。《培養創意的習慣》(The Creative
Habit)是她的第12本著作。夏普認為,一般人並不缺乏創意,也一直存在生活的四周,只是無保持創意的習慣。
偉大的創作者,我們經常只是看到成功的一面,僅有從偉人傳記中知道居禮夫人求學及實驗所下的心血,才有科學上新的發現等等,甚少去思索成功背後超越常人努力的心血,因此夏普以累積多年的親身經驗,體悟出維持創意的方法與原則是「要讓自己保持創意,就要懂得如何做好保持創意的準備。只有做好準備,才知道如何找到創意、如何運用創意。」。
如何培養及保持創意,以下原則僅供參考:
一、創意來自平常的準備:
我們會經常發現作家出版的著作中有豐富的日常生活經驗或完整的資料收集,這些都是靠平時日積月累而來,創意無法憑空而來,其實都是由不斷重複的經驗孕育而成,它可能來自於你以前聽過的、讀過的、看過的、或是做過的,回想過去所發生的事情,這些經驗才是創意發生的所在。如何留存過往的經驗,變成創意,即要於平時記錄、準備及有組織的資料整理。
二、專心恆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