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法令動態﹝109.05﹞
一、稅捐稽徵法修正
茲修正稅捐稽徵法第十一條之一條文,公布之。
(條文略)
(總統109.05.13華總一經字第10900049831號)
二、「遺產稅納稅義務人查詢被繼承人財產參考資料作業要點」修正
修正「遺產稅納稅義務人查詢被繼承人財產參考資料作業要點」第三點、第四點,自即日生效。
附修正「遺產稅納稅義務人查詢被繼承人財產參考資料作業要點」第三點、第四點
(附件略)
(財政部109.05.01台財稅字第 10904537810 號)
三、第
1 季虧損可換算後列為未分配盈餘減除項目
一、營利事業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致
109 年第 1 季發生虧損,其經會計師核閱之
109 年度財務報表第 1 季虧損,得按該季期間相當半年之比例,換算
109 年度上半年估計虧損,依所得稅法第 66 條之
9 第2 項第 8
款規定,列為計算 107 年度未分配盈餘之減除項目(下稱估計虧損減項)。但其辦理
108 年度未分配盈餘申報時,應檢視 109
年度全年度實際盈虧,有下列情形者,應併同辦理更正 107
年度未分配盈餘申報,調整上開估計虧損減項數額,並補繳 107
年度未分配盈餘應加徵之營利事業所得稅:
(一) 109 年度財務報表全年度為盈餘者,估計虧損減項數額應更正為零(附釋例 1)。
(二) 109 年度財務報表全年度為虧損,108 年度財務報表全年度為盈餘者,109
年度全年度虧損應優先依所得稅法第 66 條之 9 第2 項第 1 款規定自 108
年度全年度盈餘減除,減除後無剩餘虧損者,估計虧損減項數額應更正為零(附釋例
2)。減除後如有剩餘虧損,且該剩餘虧損小於估計虧損減項數額者,估計虧損減項數額應更正為該剩餘虧損數額(附釋例
3);該剩餘虧損大於估計虧損減項數額,無須更正。
(三) 109 年度財務報表全年度為虧損,108
年度財務報表全年度盈餘為零或虧損者,109 年度全年度虧損小於估計虧損減項數額,估計虧損減項數額應更正為 109 年度全年度虧損數額(附釋例
4);109 年度全年度虧損大於估計虧損減項數額,無須更正。
二、前點所稱
109 年度第 1 季虧損(或 108
年度、109 年度全年度盈餘或虧損),指營利事業
109 年度第 1 季(或 108
年度、109
年度全年度)財務報表經會計師核閱(或查核簽證)查定之本期稅後淨利或淨損,併計本期稅後淨利或淨損以外純益(或純損)項目,計入該年度未分配盈餘數後之第
1季稅後純損金額(或 108 年度、109
年度全年度稅後純益或純損金額)。
(財政部109.05.04台財稅字第
10904550440 號)
四、會計政策變動所增加盈餘於防疫期間分配可列為未分配盈餘之減除項目
營利事業
107 年度依本部 109 年1 月15 日台財稅字第 10800614920
號令規定,因國際財務報導準則或企業會計準則公報之會計準則版本變動、採用新發布會計公報,或由企業會計準則公報變更採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追溯調整 107
年度之期初保留盈餘淨增加數併計該年度未分配盈餘者,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施行期間(109 年1月15 日至 110 年6月30
日), 自該保留盈餘淨增加數分配之股利或盈餘,得依所得稅法第 66 條之 9 第2 項第 8 款規定,列為計算107 年度未分配盈餘之減除項目。
(財政部109.05.04台財稅字第 10904558730 號)
五、「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認定原則」修正
修正「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認定原則」,自即日生效。
附修正「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認定原則」
(附件略)
(財政部109.05.08台財稅字第 10800117830 號)
六、出售建物部分供自用住宅使用之土地增值稅課徵釋疑
一、土地所有權人地上建物部分供自用住宅使用,部分供非自用住宅使用,其出售土地申請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之面積,應依建物實際使用情形所占土地面積比例計算,分別適用自用住宅用地及一般用地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
二、前點有未載於建物所有權狀之增建房屋,增建部分以「房屋稅籍資料」或「建物測量成果圖」所載面積或層數為準。其屬同一樓層房屋或平房增建部分,依該樓層或平房建物實際使用情形所占土地面積比例計算;其屬增建樓層部分,合併計入該增建房屋所有人持有之層數,依各層房屋實際使用情形所占土地面積比例計算。
三、廢止本部 78 年8 月24 日台財稅第 780674660 號函及 90 年12
月28 日台財稅字第 0900457209 號令。
(財政部109.05.08台財稅字第
10800117831 號)
七、合併辦理未分配盈餘申報得減除之投資金額計算規定
核釋自
107 年度未分配盈餘申報起,公司依金融控股公司法第 49 條或企業併購法第
45 條規定合併辦理未分配盈餘申報,適用產業創新條例第 23 條之
3 規定得自當年度合併申報未分配盈餘減除之投資金額計算規定
一、合併申報之母公司及其各本國子公司當年度依商業會計法、證券交易法或其他法律有關編製財務報告規定處理為本期稅後淨利者,各該公司符合產業創新條例第
23 條之 3
及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實質投資適用未分配盈餘減除及申請退稅辦法相關規定,以當年度盈餘興建或購置供自行生產或營業用之建築物、軟硬體設備或技術之實際支出金額,得在合併申報未分配盈餘歸屬於各該公司未分配盈餘之數額內,列為當年度合併申報未分配盈餘之減除金額。計算公式如下:
(一) 合併申報未分配盈餘(A)=合併申報之母公司及其各本國子公司依所得稅法第 66
條之 9 規定計算未分配盈餘之正數或負數相互抵銷後之正數金額
(二)
母公司個別本期稅後淨利(B)=母公司本期稅後淨利(或淨損)-合併申報之各本國子公司個別本期稅後淨利(或淨損);B為負數以零計算
(三) 合併申報且有本期稅後淨利之本國子公司個別本期稅後淨利(C),合計數為(ΣC)
(四) 合併申報未分配盈餘歸屬於母公司之未分配盈餘數額=A×【B÷(B+ΣC)】
(五) 合併申報未分配盈餘歸屬於各該有本期稅後淨利之本國子公司未分配盈餘數額=A×【C÷
(B+ΣC)】
二、附「計算釋例」2則。
(釋例略)
(財政部109.05.08台財稅字第 10904502360 號)
八、「印花稅彙總繳納及大額憑證繳款電子申報作業要點」修正
修正「印花稅彙總繳納及大額憑證繳款電子申報作業要點」第十點,並自即日生效。
附修正「印花稅彙總繳納及大額憑證繳款電子申報作業要點」第十點
(附件略)
(財政部109.05.12台財稅字第 10904549140 號)
九、「關稅法施行細則」修正
修正「關稅法施行細則」第十二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三條。
附修正「關稅法施行細則」第十二條、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三條
(附件略)
(財政部109.05.13台財關字第 10910104913 號)
十、「民間機構參與重大公共建設適用免納營利事業所得稅辦法」修正
修正「民間機構參與重大公共建設適用免納營利事業所得稅辦法」第二條、第三條、第十條。
附修正「民間機構參與重大公共建設適用免納營利事業所得稅辦法」第二條、第三條、第十條
(附件略)
(財政部109.05.18台財稅字第 10904558000 號)
十一、「關稅法施行細則」修正
修正「關稅法施行細則」第五十二條。
附修正「關稅法施行細則」第五十二條
(附件略)
(財政部109.05.18台財關字第 1091010875 號)
十二、「個人房屋土地交易所得稅電子申報作業要點」修正
修正「個人房屋土地交易所得稅電子申報作業要點」第十四點,自即日生效。
附修正「個人房屋土地交易所得稅電子申報作業要點」第十四點
(附件略)
(財政部109.05.18台財稅字第 10900534630 號)
十三、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
16 號「租賃」之財稅差異規定
營利事業承租資產之會計事項自 108 年度起採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
16 號「租賃」者,除下列事項外,應依該準則規定認列相關成本費用辦理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
一、使用權資產之成本中屬於拆卸、移除或復原之估計成本部分,不得提列折舊費用,應俟實際發生時以費用列支。
二、使用權資產依該準則規定按耐用年數提列折舊者,其耐用年數不得短於所得稅法第 51
條規定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規定之最短年限。
三、依國際會計準則第 36 號「資產減損」及第 40
號「投資性不動產」評估之資產減損損失及評價損益,屬未實現損益,應於結算申報書調整減列。
(財政部109.05.22台財稅字第
10904546810 號)
十四、「貨物稅電子申報作業要點」部分規定修正
修正「貨物稅電子申報作業要點」部分規定,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一月一日生效。
附修正「貨物稅電子申報作業要點」部分規定
(附件略)
(財政部109.05.25台財稅字第10800728440 號)
十五、「菸酒稅電子申報作業要點」部分規定修正
修正「菸酒稅電子申報作業要點」部分規定,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一月一日生效。
附修正「菸酒稅電子申報作業要點」部分規定
(附件略)
(財政部109.05.25台財稅字第10904508980 號)
十六、購併沖抵保留盈餘得列為加徵稅額未分配盈餘減項規定
一、公司購買其母公司持有之另一子公司全部股權,依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
96年12 月21 日(96)基秘字第 344 號函、100 年12 月29 日(100)基秘字第 390 號函及105年11 月18
日(105)基秘字第 293
號函規定,以母公司對該子公司採用權益法投資之帳面金額(評估原採用權益法投資減損損失後之金額)入帳及認列該子公司原帳列之其他權益,並將購買股權之對價及認列其他權益之金額合計數,超過其對該子公司入帳帳面金額之差額,沖抵由發行溢價產生之資本公積,不足數再依序沖抵
86 年度以前年度保留盈餘、87
年度以後年度保留盈餘,其屬沖抵股權交易之上年度及當年度稅後盈餘部分,得分別列為交易上年度及當年度應加徵營利事業所得稅未分配盈餘之減除項目。
二、公司從事上開交易如有藉法律形式或其他不當安排,規避或減少納稅義務之情事者,稽徵機關得依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第 7 條及稅捐稽徵法第 12 條之1
規定按查得事實課稅。
(財政部109.05.26台財稅字第
10804041780 號)
< Back
|